柱子作为中国古代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整个建筑结构起着支撑作用,而建筑结构基本上是由木材构成的。在柱下为了传递上部荷载,往往会垫一块石墩,这就是柱顶石也称柱础。
柱础虽是柱的附属构件但在外观上是独立的。它充分体现了当时工匠精湛的技艺,同时也展现了业主的情操和愿望。
中国传统建筑分为屋顶、墙柱和台座三部分。柱础位于立柱和台座之间,是链接两部分的连接处。
柱础多为石头制作,俗称磉盘、柱顶石、柱础石。用于檐柱、金柱、中柱、山柱的底端与台座之间,是承受屋柱压力的基石,使台座与柱的连接更加顺畅。
柱础对防止建筑物倒塌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另外它使落地屋柱不受潮、不腐烂,起到绝对防潮的作用。因此在古代所有木框架结构的房屋的每根柱都是必不可少的。
最早的柱子是直接埋在地下,但为了防止柱子的移动和下沉以及木柱容易腐烂,石头被提升到地上。虽然柱础是根据功能要求制作的,但成熟后的柱础具有很好的装饰功能。随着时代的发展它在装饰中的作用大于在功能上的作用。
柱础在结构上除了圆鼓形,还有鼓型、瓜型、花瓶型、宫灯型、六锤型、须弥座型等多种式样。大部分柱础都是由顶、肚、腰、脚四分部组成。
随着朝代的更迭制作和雕刻工艺越来越精湛。随着宗教、民俗、美学等一系列文化因素的影响,柱础的造型和雕刻越来越丰富,如荷花花瓣柱础、云凤柱础、荷花卷草双层柱础、狮子柱础、瓜楞纹柱础等等。
石础是传统建筑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是传统建筑中结构构件与艺术构件完美统一的典型代表。
柱础在传统建筑中多为黑、白、灰。在古代工匠的手中,它的色彩运用、造型变化和装饰处理都是独一无二的。
中国的每一座古建筑都经历了沧桑,柱础见证了几千年的历史变迁。继承古人的智慧如今石雕技术的发展,使雕琢精美的柱础成为一种文化符号。在今天的四合院和古代园林建筑中,我们仍然可以看到柱子和柱础的完美结合。转载须注明原创来源:www.zysy88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