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雕源远流长,石雕中的衣纹更是别具匠心,展示着中国的灿烂文化。
衣纹在石雕创作中,对表现人物的情感、气氛、气势等都是十分重要的。这在古今中外大量的优秀作品中均得到了体现,这些作品也为我们提供了成功的衣纹制作范例。当今的美术院校,也大都将之作为收要的课题予以重视。因而在学习中,衣纹和头像、人体一样,是不容忽视的基本练习。
作为初学者,挂布是练习做衣纹的一个简便而实用的方法。如果一开始就学习做衣纹,往往会由于模特儿动作的变动衣纹也随着变化而不能掌握衣纹的变化规律。初学者如果先从做挂布开始,就比较容易掌握。在做挂布之前,先将石膏像人体临摹成泥塑,然后再在石膏像人体上挂上布料,布料不要太硬,布纹要挂得有粗有细、有疏有密、有紧有松。既要看出人体石膏像的布所形成的褶纹规律和变化,还要通过褶纹的变化看到内部的石膏人体。做衣纹要找到规律,不是看到深一点就深浅一点就浅,比葫芦画瓢不知所以然。在千变万化的衣纹中,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实的,一种是虚的。实的衣纹贴近形体,贴近人体内部结构的支撑部分,纹路较短,起伏较小,凸凹不明显,外形上能反映人体结构和形态。中国古代有许多佛教造像常常能看到这种处理手法,好像从水里刚出来一样,衣纹随形体而起伏。另外一种是虚的衣纹,如人们穿的大衣或裙子所垂下来的下摆部分。它与形体没有直接接触,所以纹路较长,起伏较大,凸凹较深.虚、实衣纹在人体上随结构起伏会出现疏密、松紧的交叉变化。受人体高点支撑的衣纹是实的衣纹,逐渐呈下垂状态,慢慢过渡到虚的部分。褶纹在没有外力的作用下,总是受地心引力的影响垂向地面。如方桌角的褶纹,每条褶纹都通向支撑点。飘动的褶纹也同样符合这条规律,呈放射状,集中走向支撑点。衣纹要做得有立体感,不是画线的感觉,而是要求在塑造衣纹时要有剖面、断面意识。还有一种衣纹呈环状,这种衣纹往往是在袖了、裤腿等部位。衣纹因受人体内部体积的影响,只能形成比较短的纹路,而且常常是一个凸起的衣纹对着一个凹下去的衣纹,交林地出现,凹下去的部分往往是紧贴着人体,能反映出人体的结构和形态。另外,不同的衣料质感也会产生不同的纹路变化。冬天穿着较厚实的大衣,衣纹较硬,呈直线状,褶纹较少,体量较强;夏天穿着轻薄棉纱丝绸,感觉正相反。所以,我们在做衣纹练习时要注意种种变化规律。
做衣纹的具体步骤:首先准备好石膏人休,或者是真人模特儿。在做衣纹前有一个总的布局安排,然后一部分一部分地做,不能全面铺开。特别是真人模特儿,每次休息后重新坐下,衣纹就有变动。先做有助于人体动态的主线,先不要管那些偶然性的小衣纹。衣纹接触实体部位要做得准确到位,比如肩头、膝盖、脚面等部位,要做得使人感觉这层布好像真的能揭开,而不应给人以裸露的感觉。衣纹集中的部位的来龙去脉的关系要交待得合理自然。最后调整衣纹布局,把有些可有可无的衣纹削弱,加强有表现力的重要衣纹。总之,衣纹处理得当,有助于表现人的形态,反之也可以破坏人的基本形体。